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 臣莫敢与君亢礼也不以公卿为宾而
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 ,臣莫敢与君亢礼也。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 ,为疑也 ,明嫌之义也。宾入中庭 ,君降一等而揖之 ,礼之也。使宰夫为献主:宰夫,主膳食之官。案燕礼的实际主人是君,君既为主人,则当向宾和卿大夫献酒,但因君至尊,臣莫敢与之抗礼,故以宰夫代为主人,以行献酬之礼。
以大夫为宾:此宾即君所命之宾。案君尔卿、尔大夫之后,便有属吏向君请示命谁做燕礼上的宾,于是君便从大夫中指定一人为宾。此宾实为饮酒礼仪的需要而设,不同于乡饮酒礼上的宾或外来之宾客。
为疑也:疑,通“拟”。案公卿位尊,仅次于君,若又尊以为宾,则有拟之于君之嫌,故曰“为疑也”。若以大夫充当宾,大夫地位较低,即使又尊以为宾,亦无拟君之嫌。故下文曰“明嫌之义也”。
宾入中庭:案君命宾之后,即独自升堂就席,而被命充当宾的大夫则要出寝门,重新以宾的身份入门。
揖之:揖之者,为使之升。设立宾主,这是饮酒礼仪的需要。使宰夫做献酒的主人,是因为臣没有人敢同君对等行礼。不用公卿做宾,而用大夫做宾,因为〔用公卿做宾就近于〕比之为君了,这体现了明别嫌疑的意思。宾进来走到庭中的时候,君要走下一级台阶而揖请他上堂,这是礼敬宾的表示。
君举旅于宾 ,及君所赐爵 ,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 ,明臣礼也;君答拜之 ,礼无不答,明君上之礼也。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无不答,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匮也,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宁,礼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大义也。故曰:“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君举旅于宾:案主人(即宰夫)依次向宾和君献酒之后,要行旅酬礼。但燕礼上的旅酬礼与乡饮酒礼不同,不是由宾发端,而是由君发端,即由君先后为宾、为卿、为大夫、为士四举旅酬(参见下节)。其礼,先由二人举觯于君,君取一觯饮之,然后酌酒酬宾,宾饮酬酒后,再与诸大夫依次递相酬,此一举旅也。这当中还有许多繁缛的仪节,然其大要如此。二举、三举、四举之礼亦大体仿此。君为臣举旅酬,体现了君礼待臣下之义。
赐:在此是酬的意思。君举旅酬,受酬者即为受赐。
升成拜:案宾接受君的酬酒后,要下堂行再拜稽首礼以谢君,这时君要命小臣辞其堂下之拜。宾因行拜礼而被辞,若未成礼,故上堂后又要拜一次,以成拜礼,即所谓“升成拜”。卿和大夫受酬后行礼亦然。
- 盥同祼浇酒于地以迎神荐无牲的普通祭礼与有牲的隆重祭礼不同 孚[图]
- 讳古代对帝王及尊长不能直呼其名故称讳以示尊重相国丞相的尊称参[图]
- 率悟坦率聪明推赞许;推崇谢公谢安阿巢殷,故确实下声低声小声定[图]
- 刘惔说“看到何充饮酒使人愿意把家中酿制的酒全都拿出来请他”[图]
- 照察明察清楚地知道侯景邀羊鸦仁一起造反羊鸦仁捉住他的来使上奏[图]
- 不免哀制不胜服中的哀伤指因守服而死哀制服中吴坦之、隐之弟兄俩[图]
- 虞卿听说以后又晋见赵王说“危险了楼缓完全为秦国服务啊!赵败于[图]
- 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图]
- 〔月儿高〕(旦)松梢月上又早钟儿响人约黄昏后春暖梅花帐倚定栏[图]
- 王业字子香东汉和帝时为荆州刺史他每次外出巡行部属都要沐浴斋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