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烟台KTV招聘网 > 烟台热点资讯 > 烟台励志/美文 >  贤能的人见到善人一定会生怕自己赶不上就会努力去做得像别人一样

贤能的人见到善人一定会生怕自己赶不上就会努力去做得像别人一样

2022-10-10 00:39:19 发布 浏览 651 次

贤能的人见到善人一定会生怕自己赶不上,就会努力去做得像别人一样好,乐于称道别人的优点,不贤的人一定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嫉妒,喜欢说别人的缺点;

贤能的人一定不侵害有苦无处诉、处境不幸的人,不惧怕有权势的人,不贤的人一定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欺软怕硬。柔佞:阴柔、伪善、谄媚。偏僻:偏颇,不公正。虚公:无私而公正。私系:为私事所系。特立:有独自见解主张,不附和于人。轻捷:为人轻浮。裱(biǎo)襮(bó):亦作表襮,指自炫。无告:有苦而无处可倾诉,现形容处境极为不幸,古时常特指鳏、寡、孤、独之类的人。 强御:豪强,有权势的人。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语出《诗经·大雅·烝民》。

张履祥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列举了二十一种“贤者”与“不肖”的特征,以便知人、识人。他对贤与不贤的各种特征的提炼、概括,贤与不贤的比较,每一条讲述一个方面的问题,从性格、品行到言行举止,细致入微,极有见地。

若此等类,正如白黑冰炭,昭然不同,举之不尽,总不外公私、义利而已。世谓知人之明不可学,予谓虽不能学,实则不可不学也。《中庸》言知人“不可以不修身”①,而修身又“不可不知人”,二者相因,得则均得,失则均失。人苟能为知人之学,庶其无殆矣乎!

像这些类别,正如同白色与黑色、冰块与炭火,明显不一样,也列举不完,不过总不外乎公与私、义与利罢了。世人总说识别人的品行才能,其方法不可学,我认为虽然不容易学,实际上却是不可不学的。《中庸》里说知人“不可以不修养身心”,可是修养身心又“不可以不知人”,这两个方面互为因果,一得俱得,一失俱失。人们如果能够懂得知人的学问,大概也就没有危险了!语出《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最后,又从根本处加以总结,“贤者”与“不肖”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待公与私、义与利的态度。知人,关键在于个人的自我修养,也即自知,自己先要成为一个贤能的人。知人、自知两个方面互为因果。

(六)古人为家惟尚礼义,今人为家惟尚货财。不知货财多寡有无,自有定分,非人所能为也。《论语》“富不可求”,《大学》“悖入悖出”①,《孟子》“为富不仁”,言之非不甚明,人不之信耳。凡物得之难,失之亦难;不义得之,即不义失之,真若影响也。农人终岁勤动,丰年所得已无几何。无田者以半输租,有田者供赋役三之一,衣食之计,不免称贷典质②之苦,故曰“稼穑艰难也”。然养生送死,思无越畔,世世恒于斯。仕宦而入厚禄,商贾而拥丰赀,非但子孙再世将不可问,身命之不保者众矣。子孙苟能视货财轻,则自能视礼义重。圣贤以非有而取,同于御与穿窬③。呜呼!几见杀越人以货、穿窬之盗,得长保所有以没齿乎?

古人治理家庭只崇尚礼法道义,现在的人治理家庭只崇尚钱财。不知道钱财的多与少、有与无,都是命里注定的,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论语》中说“财富不可以谋求而得”,《大学》说“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物,又被别人以不正当手段夺去”,《孟子》说“要聚敛财富便会不讲仁慈”,说的不是不明白,只是有人不相信而已。凡是财物得到它难,失去它也难;用不义之道得到的,就会以不义之道而失去,真的就是像这样感应迅捷呀!农夫整年辛勤劳动,丰收的年份收成也没有多少。自己没有田地,租种地主田地的农夫,还要将一半的收成交纳租税;有田地的农夫,交纳赋税和徭役也要花去收成的三分之一。为了穿衣吃饭等方面的用度,免不了遭受向人告贷和典押的痛苦,所以说:“从事农业劳动,艰辛困难呀!”然而一家人生前的奉养与死后的安葬,所想的事情不能超过这个界限,世世代代都是这样。做官的享有丰厚的俸禄,商人也拥有丰厚的资产,不但子孙两代无法追问,就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的人也很多呢!子孙如果能够将钱财看得轻一些,自然就能将礼法道义看得重一些。圣明贤能的人,把谋取不是自己所应得的东西的人,视同大盗与窃贼。唉!何曾见过害人性命、抢人东西的窃贼强盗,能够一直保有他的钱财直到生命的终了?悖入悖出: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物,又被别人以不正当手段夺去。称贷:举债,向人告贷。典质:即典押。穿窬(yú):挖墙洞和爬墙头,指偷窃行为。

如何治理家庭?张履祥对比古今,说古人治理家庭只崇尚礼法道义,批判现在的人治理家庭只崇尚钱财。因为只崇尚钱财,就会想尽办法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大学》说:“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用违背情理的话去责备别人,别人也会用违背情理的话去来报复你;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财物,也会以不正当的方式散失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必然带来灾难。君子有了德行这一根本,财富的获得才能水到渠成。此条讲如何看待财富,许多话都令人警醒。

(七)事无大小,必有成法①。循之为力既易,终焉无敝②;违之为力虽劳③,终必失之。是以不可不学也。然欲务学,必先求师。稼穑必于老农,诗书必于宿儒,下至巫医百工,各有所传所受,况为人之道而可无所受教乎?予幼少不学,颠沛屡经,以至居丧弗能如礼,葬埋不知尽道,苟且徇俗④,痛悔终身,已无可及,他无论已。周子曰:“师道立则善人多。”⑤国不崇学,家不隆师,乱亡之征莫过此矣。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